米乐m6近日,影视剧《长月烬明》热播,而剧中的墨河蚌族公主和东海蛟龙,正是蚌埠的河蚌姑娘和南北分界线上的那条龙。
因着机缘巧合,一直以来默默低调的皖北城市蚌埠火上了热搜,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“蚌”赴而来。
蚌埠的“火”,并非一件偶然,也许去年一句“蚌埠住了”让你知道了蚌埠,今天再来一次沉浸式体验,会让你真正记住蚌埠、爱上蚌埠。
划重点,这里说的是小吃。在蚌埠,你可以在大街小巷随意走走停停,在烟火气里,去寻找你最爱的烧饼夹里脊、蚌埠大蚂虾、雪园元宵、麻辣烫。
在蚌埠,走进大街小巷,烧饼夹里脊的小店随处可见。刚出炉的脆皮烧饼,包裹上滋滋冒着热气的里脊肉,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蔬菜、其他肉类,刷上特制的酱料,一口咬下去,满腹的幸福感升腾而起。
路边摊也有大产业、马路小吃也能做出大文章。经过多年发展,蚌埠烧饼夹里脊已成为当地特色品牌食品,成为现代蚌埠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。
近日“蚌埠烧饼夹里脊”集体商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,该集体商标为蚌埠市获得的第二件集体商标。
蚌埠烧饼夹里脊集体商标成功注册,背后是当地政府打造地域品牌的初心,有利于促进提升品质、树立信誉,对宣传和打造城市特色名片具有积极作用。
如果你有时间,来到蚌埠走一走。到百年老街篾匠街,让嫩滑、焦酥、 鲜咸、麻辣,搅动味蕾;到花鸟市场,享受雪园元宵入口的软糯甜香;到阿财老铺,享受最地道的蚌埠味道……
烧烤架上的滋滋声、食客的聊天声、啤酒瓶的碰撞声,这是独属于蚌埠烧烤的烟火气,不知不觉间,温暖着你我。
蚌埠,是一个横跨在秦岭淮河线之上的城市,从西到东,连通南北,秦岭淮河线从中间将这座城市对半劈开,因为临水曾经盛产珍珠,被称作“珠城”。出自美术大师韩美林之手的南北分界的纪念碑,安静的伫立在龙子湖畔。横跨南北分界线的蚌埠,没有明显的特质,既有南方的婉约清丽,又兼具北方的飒爽豪迈。
蚌埠人文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有着“文化摇篮、帝王故里、墩舞之乡米乐m6、山水城市”之称。
1986年,蚌埠市淮上区双墩村境内一座沉睡千年的遗址被发掘,考古人员发现,它已有7300多年的历史,该遗址被命名为“双墩文化”,先后出土了630多件刻画符号。
这些符号大多刻画在陶器底部,内容相当广泛,包括日月、山川、动植物、房屋等写实类,狩猎、捕鱼、网鸟、种植、养蚕、编织、饲养家畜等生产与生活类,记事与记数类等,它是7300多年前先民生活的真实写照,堪称原始社会的“档案馆”。其中出土的一件双墩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,被誉为远古时代的“东方微笑”,被珍藏在蚌埠市博物馆,成为镇馆之宝,无声地向来来往往的游客诉说着悠久历史。
考古学家李伯谦曾说:“双墩文化的发现表明,早在7300多年前,淮河中游地区就已显露出早期文明的曙光,填补了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中期史前文化的空白,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和中国文字起源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。”
这一结论为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多元一体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,也从侧面印证了淮河流域与黄河、长江流域一样,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。
淮河岸边,延续双墩文化而来的禹会村遗址,禹会村遗址同样位于蚌埠市,在蚌埠涂山南麓的淮河东岸。考古发掘证实,双墩文化时期,已有人类在禹会村遗址定居。
如果你有时间,来到蚌埠,不妨看看晚霞映淮河的壮美米乐m6,4200年前治水英雄大禹在此劈山倒淮,召会诸侯,留下“三过家门而不入”的动人传说;如果你有时间,到固镇垓下遗迹公园走走,2200年前奠定大汉基业的垓下之战,演绎了“十面埋伏”“霸王别姬”的千古绝唱;如果你有时间,不妨在“冥夜”所在的龙子湖,遥想朱元璋泛舟其上的传说;穿过长长的东海大道,去和“桑酒”在张公山下不期而遇。
蚌埠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,它存在的历史并不算长,却又是安徽第一座设市的地方。
蚌埠的地理和交通条件非常好,千里淮河贯穿其间,蚌埠也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。
蚌埠最先开发出全省第一部黑白电视机米乐m6、第一台洗衣机、第一台收音机。“蚌埠五大机”、丰原、蚌烟、玻璃研究院等一批工业企业,都曾经扮演着蚌埠市乃至安徽省经济火车头的角色。
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蚌埠作为工业城市,曾与青岛、无锡等城市并驾齐驱,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众多的科研院所,城市经济发展取得过骄人成绩,部分工业制造国内独占鳌头。在安徽早年流传有“合(指合肥)老大、蚌老二”之说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进入二十一世纪,蚌埠一度很低调,在整个安徽省,蚌埠的经济总量由原来的第二跌倒至第七。
痛定思痛。近年来,不甘沉寂的蚌埠,以“重回C位”的决心和魄力,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、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支持和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、中国(安徽)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建设机遇,不断创造新发展。
0.12毫米超薄电子触控玻璃刷新世界记录,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世界领先,ITO导电膜玻璃、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规模全球第一,建成全国唯一以生物基材料为特色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……
不甘人后,有志争先。今天的蚌埠,一个充满生机的新蚌埠,正在不断地刷新、刷新、刷新!
“你一句欢迎到蚌埠做客,我就真的到了蚌埠”“我在中国南北分界标志打卡啦”“蚌埠人已经买不到回家的车票啦”……随着话题的一路“狂飙”,蚌埠的“冥夜”和“桑酒”从早到晚,络绎不绝的市民和游客涌来。人们从各个角度,甚至用无人机在空中不停拍摄,原本安静的地标建筑重新被人关注。
成为网红城市是起点而不是终点,如何为把当前的“高人气”转化为长久的“吸引力”,让“网红”变“长红”?
为了更好地将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,提升旅游体验度和舒适度,当地政府部门竭尽所能,以满满的诚意,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。
蚌埠统筹政府消费促进资金,发放“遇见冥夜桑酒 餐饮专项消费券”。外地来蚌游客可以凭高铁、长途汽车、高速收费凭据,到指定餐饮店消费,享专项减免优惠。
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督促餐饮企业履行好食品安全主体责任,要求做好明码标价、诚信待客,热情周到迎接全国各地的游客,在展示蚌埠美食的同时也展示蚌埠形象。
餐饮行业协会向餐饮企业发出倡议,呼吁用最美形象和最优服务喜迎八方游客。《倡议书》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,诚实待客、公平交易、践行承诺,维护企业信誉和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当地车队自发免费接送外地游客、烧烤店主杜绝“宰客”“缺斤短两”……每一位蚌埠人“铆足劲”,用心用情守护蚌埠形象,守护每一位“蚌”赴而来的各地网友,留下“埠”同反响的体验。
蚌埠,以包容、热情的心态积极配合维护城市声誉,用淳朴厚道塑造推广城市形象,兼顾了面子和里子,彰显了城市内涵和底蕴。
蚌埠的“火”不是突如其来,而是有备而来。正是多年挖掘城市文化内涵,深耕地域文化资源,让这座老工业城市重新焕发蓬勃生机。